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清欢

第299章 舌尖上的诗经(3/5)

目录

越与段正严相处,他越是连初见时的那点提防和别扭,也被和煦春风吹走了似的。

当今时局,邻国异动,本国贵族子弟多有参详。邵清自辽国来大宋前,对于大理高氏父子当年逼迫段寿辉退位的事,从养父萧林牙处听过原委。

不想机缘巧合,他南下途中,竟真的和段家的王子遇上。

这段正严作为段正淳的长子,看起来丝毫没有受过坎坷乃至欺辱的印记。

小王子头脑机敏之下,是开朗温和的心性本色,就连话痨的习惯,也因掺了赤子好奇的成色,令人解颐。

邵清活到二十来岁,身世发端自辽人母亲与宋人父亲的凄楚情缘,成年后又见了国与国之间、皇族之间、臣子之间的纷争,厌透了人性的多疑与险恶,目下瞧段正严,倒与姚欢有些像,对他又哪里会反感得起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少年正青春,游历探险间见到好人儿,动了心,再是人之常情不过了。

邵清思及此,真心觉得自己半月前还在江船上时,试图话中有话地警告段正严离姚欢远一些,实在是无谓量狭,有失君子之风。

段正严这一头,见邵清虽并未表露蓬勃的谈兴,那面上舒悦温善的神情,却像筠州城外波泽春涨的锦溪一般,慰人心府。

相由心生,这般品貌的男子,若并非赵娘子的阿兄,他要追求赵娘子,自己又怎争得过呢。

段正严由衷地感慨。

这时,府衙内传来几声“苏公慢走”,苏辙步出门来。

老人的面色,似稍见释然。

“方才与通判细细问了,所幸,那杨耆长的祖父,熙宁初年就有了七品实职官身,依照国朝诏令,其子孙享有荫赎。若将耆长今日所为,报为公罪,或许不仅能减等,还能让他援引荫赎,用罚铜来抵罪。命应是救得下来,免去流刑,就更好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锦临 魔王的讨债小爱人 领主之吝啬鬼系统 彪悍娘子绝色夫 他从地狱里来 我在斗破开商店 九木云香 重生真的很淡定 随身带了个小世界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