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感觉剥夺与超感知觉(2/5)
如今他要思考的,是更为重要的另一件事。
——他的精神状况问题。
从当时干涉那个失控男人视觉的情况来看,他目前的精神力应该还不至于深层次地影响脑域,最多就是干扰信息的接收或者整合过程……大概就是类似于一些小说、游戏里的低级幻术,只影响视觉,没法欺骗人的整个大脑。
余策靠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温水,陷入了沉思。
‘如何实现这个干涉过程根本不重要,反正说到底就是超越了我当前认知的力量,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个“精神强度”是否还有其他作用,以及……’
‘我该怎么掌控它。’
余策抿下一口水,抬手看了看灰质手环上的精神强度数值。
在大街上逛了半小时后,精神强度毫无意外获得了恢复,此时已经回到了155点。
这个数字看似不小,但用来做实验估计是不够用的。
‘嗯……保险起见,还是吃过午饭之后再做第一次尝试。’
余策放下手中的杯子,仰头靠在沙发垫上,长叹了一口气。
对于之后要做的实验,他心里早就有了初步计划。
如果要在他六年学习生涯获知的众多实验案例中,挑选一个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实验,那必然是在大一普心课上听到的,于1954年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
虽然它在无数的心理学实验当中,连奇葩都谈不上,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的普通,也没有多少值得外行人津津乐道的实验结果,但对当时第一次听到这项实验的余策来说,这就是推开新世界大门后看到的最初“景象”,也是他最为难忘的“景象”。
也是从那之后,他才真正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主动了解历史上那些或奇葩、或有趣、或残忍的心理学实验,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可以说,“感觉剥夺”实验,就是他真正迈入心理学领域的。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想到这个实验的其中一小部分原因。
剩下的大部分……
其实是来自于以感觉剥夺为基础的“超感知觉”研究。
“超感知觉”,意为除了正常感官知觉(视觉、听觉等)之外的额外感知能力。
用更好理解的话来说,超感知觉指的就是心灵感应、预知、透视之类的特殊感知能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