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见略同(3/5)
“淮北固然重要,但是敌人在淮北经营多年,当初王轨凭借着齐军降兵就能够将我军从吕梁防线逼退,现在王轨麾下的这些兵马经过整编和训练,肯定斗志更为高昂,”淳于量的声音愈发沉重,“所以吴通昭想要在淮北打开局面,岂是那么容易。”
顿了一下,淳于量敲了敲舆图上襄阳的位置“恰恰相反,现在襄阳的守军半数已经抽调入蜀,而襄阳此地可以作为屏障的武泉等地都已经落入我军手中。而随着春暖,沔水已经不可能结冰,一旦我军切断沔水上的水寨,那么敌人就只能在樊城坐看襄阳失守。”
襄樊,襄樊,襄阳和樊城古来一体,互为犄角,共同扼守从中原直下荆州的咽喉要道。如果一处失守,另外一处必然难以支撑。现在北周在襄阳的守军就不多,还要分兵把守樊城、对付水师方面有很大优势的南陈军队,面对的压力确实远远在淮北之上。
萧摩诃微微颔首,算是认同淳于量的说法“如此说来这襄阳少不了一场恶战啊。”
“恶战是必然的,襄阳不但沟通南北,而且连接东西,襄阳一动,则天下必动,甚至两淮和巴蜀也会被牵扯进来。”淳于量沉声说道,“所以老夫更担心的是这一战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敌人又会怎么来打这么一战。”
萧摩诃心中并没有轻松的意思,淳于量说到这里,实际上一切都回归到了开始。襄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襄阳关乎着巴蜀战局,因此实际上这一场大局最重要的还是巴蜀。
战火是从巴蜀燃烧起来的,最终变成什么样子,还得看巴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