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余韵悠悠长(2/5)
说完,她眼里涌起了起了泪水,她想起了两个儿子。若当年她能有现在的吃喝,他们也不会早去世?
若他们身体健康的活着能让五房占他们大房二三十年便宜?
还有本家这些人,为什么敢打过继的主意?因为他们小二房这五房缺人。
张家善自闯了大祸逃跑已近三十年,他当年逃跑时只定了亲自是没有后的。当然,他可能在外面成家立业了,但这么多年音讯全无,其实家中这些人在心里已已认为他凶多吉少。
大房、二房、四房倒是有后,但其中也存在着凶险
大房两子已逝,只剩下一个金孙。
二房唯一儿子体弱多病。
四房也有一个独子,他还回过老家,但自他守父孝离开后,十几年没联系,是生是死谁知道?
也只有五房有三个儿子,但就算过继给三房和四房也才平均一家一个。
何况,张知青新近去世,张知壮成亲多年没后。
所以有时候真怨不得本家人心大。
这时,六老太爷上场了他用苍老的声音一锤定音“老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是大事!白给你粮你都不要,那接下的话也别说了。”
挑刺的人急忙住口。
这些挑刺的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明白如今他们是说不得了,但他们到时候可以把粮昧了,只要压服下家里人,族里也不会去各家各户盯着看谁吃。
因为啥好事总是有不满意的,未免节外生枝,张家元干脆的把剩下三条一股脑儿说了“二,守寡的妇人,只要不改嫁每月领三十斤粮。
三,父母双亡、失孤失恃的男女孩童,不论有没有叔伯爷奶,十岁以下每月十斤粮,十岁以上二十斤,直到十六岁。
四,六十以上的男女老人,六十至七十每月领十斤细粮,每增加十岁加十斤,以此类推。
而若是无子女的老人则每月再加三十斤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