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还有其他事要做。(4/5)
有意思的是,道门修行若是入了黄气修为,在登顶紫气(地仙)巅峰之时,这九字真言便形同鸡肋无人再用,取而代之的则是需唱诵“福生无量天尊”这一尊号,而紫气修为入与不入,也正是看其人能否完整唱诵这六字尊号。
比如之前那小李道长,一句“福生无量天尊”便表明了自己的修为,小小年纪,果然不负斜月三星洞之威名。
再来是四境,又称风骨四态,乃是儒家文人所循修道法门。以文入道者,若想踏入圣手(人仙)境地,修、养、明、傲四态缺一不可,另外儒道至圣者,也是所有修行法门里唯一直至大成都无法以力施为者——说白了就是如果不借助各类法宝神器,那儒圣修为也不过是只会使用极为单调的几类法术的意思。
当然,读书人表示对此毫不在意。
继续阅读!
最后是三垢,又称三火劫,乃是佛门僧人修行之根本。与其余三者处处求突破不同,佛门修行者认为,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若想证得步步解脱入金刚果(人仙),此三不善根当一一戒除,每除一垢,修为精进一分,三垢皆除,便可证金刚果位,一步入人仙境界。
以上便是人间众生修行法门之根本,不过梁晃到底修为粗浅,只略懂皮毛和一些大致基础,更为高深的精妙所在便全然不知了,至于混迹人间的各种妖兽异类,它们所走修行之道,更是无从得知。
“依梁大哥的意思……也就是说,若我这等类凡夫俗子,若有资质机缘入道修行,所能选择的便只有这儒释道与武夫四途而已?”陈遥在心中略做整理,蹙眉问道。
梁晃兀自牛饮不止,说了半天说得他口干舌燥,听陈遥问起方堪堪答道:“正是。其余法门皆是沽名钓誉误人子弟之辈,无法精进不说,搞不好还会心境大损误入歧途,到最后走火入魔,永堕魔道,万世也难翻身。”
“哦……”
听梁大哥的意思,除了正统法门,这世间还有诸多旁门左道甚至是歪门邪道,这倒挺符合常理,要不然也无法达成配套理论。
“好了,陈老弟啊,四项法门的修行理论基础大哥都说与你听了,武者以力证道,道家凝聚天地灵气,儒者凭才气登顶,僧人彰显万丈佛光,以你的资质,当是走才气一途,如此,你还要继续求大哥教你强身健体之术么?”
人生于天地之间,其身蕴含五行之气,无论走哪一途,都需调运转自身体内这五运,或化为力,或凝结成气,梁大哥的意思是说,如陈遥这般年龄资质,天赋当属儒道至圣一途,以儒家修行法门为入门基础,则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果,其身五运化作昭昭才气,笔走龙蛇,诗成风雨。
妙啊。
听他这么一说陈遥也有些飘飘然了——
想那有朝一日,自己头戴皂罗折上巾,身着如雪白衣,巾带游风,衣袂飘扬,巍然负手立于城头。若是再有把折扇或是书卷在手,更如那潘安降生,宋玉现世。面对百万大军,眉目流转,银齿轻阖,淡淡一句,便叫那天地变色,鬼走神惊,弹指之间,更是懒懒挥毫伏尸三百里!
妙啊……
啊,就是不知道……专门靠剽窃前人诗作能不能凝聚起这什么昭昭才气……
“梁大哥的好意小弟心领了,若是做学问,小弟自当入学读书,但以文入道,若无名师指引……”
陈遥想了想,觉得梁晃说得都对,唯独他自己确定不了——当文抄公能不能走儒圣一途。
“嗐!你看我这记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