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风铃宴!风铃宴!(3/5)
他终是挨不过疼痛,一把夺过阿爷手中欲再次举起的戒尺,泪眼汪汪,将实情哽咽托出。
“孩儿真的不想念一辈子的书……孩儿只想留在阿爷身边跟着阿爷学习制造烟花的手艺……阿爷平时总是担忧祖上传下来的烟花戏法会败在阿爷手里,孩儿每每看到阿爷为此愁眉不展,孩儿心中便甚是难过……孩儿不想看见阿爷为此忧伤,便想着在学堂惹先生厌烦,让阿爷觉着孩儿注定成不了材,如此,阿爷便会将烟花戏法传到孩儿手中,后半辈子,阿爷便再无顾虑了……阿爷,孩儿真的不是故意惹您生气的……”
听他含泪说出,阿爷原本烈焰滔滔的眼眸也涌成了一弯深沉的秋水……
无力的胳膊似乎举得僵硬,戒尺终是滑出了阿爷的掌心。
阿爷佝偻着身子,一双颤抖的手慢慢抱住他委屈的小脸,极尽辛酸地开了口:“阿爷哪里是担忧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会败在阿爷手里,阿爷只担心细宝儿有一天辜负了阿爷的期望,担心将来阿爷无法兑现三年前许下的诺言……”
后来,听阿爷将三年前的事情沉郁地讲出,他才知道,阿爷三年前许下的诺言究竟是什么。雨滴书屋
那年故国战乱,阿爷拖着三岁的他从西北之地一路逃至黎桑境内,当逃至秦淮平秧县秋田村时,他已身患重病,亦无处就医,幸得秋田村的村民好心搭救,他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当村民们得知他们的遭遇后,无不表示同情,家家户户,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他们才得以在秋田村安家落户,在黎桑有了一个家。
阿爷也说过,他们最初逃亡的地方并非是黎桑,在黎桑之前,阿爷带着他去过很多地方,但那些地方并没有给予他们生的机会,相反,他们遭到了当地人猛烈地驱逐与来自异族人冷酷的鄙夷,好几次,他们险些被当地人绑起来挂在城头吊打。
但黎桑不同,黎桑对待异族人很是包容,这里没有冷漠的眼神,也没有成群的棍棒,他们可以安然无恙在街边行走,不用担心沿街乞讨被恶狗咬,不用担心停在一户人家门前讨不到一口水喝。
而秋田村的村民们,对他们更是像亲人一般,嘘寒问暖,古道热肠,帮他们安家,帮他们请郎中,帮他们问学堂,帮他们解决各种因种族差异而产生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逢年过节,有物送物,无物亦少不了一句亲切的问候。在那里,他们仿佛重活了一世。
从那时候开始,阿爷便在心中暗暗许诺,乡亲们的这份如水的恩情他日必要重报,昔日,黎桑给了他们重生的机会,来日,他要让这个地方愈加繁盛安康。
“秉承着阿爷这份心愿,孩儿奋发图强数载耕耘,终是不负阿爷的期望,做了百姓的父母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