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据有南乡(4/5)
徐晃此话一处,夏侯尚倒是不解。
夏侯尚微皱眉头,道:“那既然如此,魏王为何一开始就下令让我们坚守此城呢?”
徐晃解释道:“如果我们能够坚守此城越久,那么就会牵制关羽越久,那么刘备大军之中少了一员猛将,那么我军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小很多,自从于禁将军和庞德将军与关羽的那一战大败之后,关羽就像在我军士卒印象中成为梦魇一般。”
夏侯尚还是不解,干脆也就不再问这个问题,“那当下我军应该如何?”
徐晃道:“我军现在自然也只有两个选择,其一便是坚守,如果要坚守那么便要死守不退,舍身成仁。其二便是撤退,撤退时间不易推脱太久,需这几日便弃城而走,倘若到了粮尽之时,以关羽庙算之妙,定会知道我军粮尽,那时便会设下层层埋伏在我军退却的道路中,只怕届时生死不由自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夏侯尚想了想,然后道:“虽说死容易,但是此间半数士卒皆是国家纠集四方之精锐,若损于此,是害国家也,故我军只能就此弃城而走,存此战力为上。”
徐晃再怎么说,夏侯尚是主将,当然要夏侯尚做出决定。
徐晃得到最终的答案,说道:“若是弃城而东与曹仁将军会和,敌军必然寻武关而西,兵过峣关,直取长安,以断魏王之后,深为利害。
再则如今东面南阳被关羽所得,东进亦有风险。不如西守武关,武关城高,利于坚守,左右高山,地属弘农,也无被团团围困断粮的风险。”
夏侯尚闻言大喜,便决定弃南乡走武关。
徐晃又道:“我今夜便引兵去进攻关羽营寨,到时候将军可带着大军直奔武关而去,沿路埋伏,待我挣脱关羽大军之时,关羽若追击,可趁机伏之。
若是关羽谨慎,不追击于我,而是引军直取南乡城,那我军也少了追兵,亦是可喜之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