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风流何必待歌筵(1/5)
转眼就到赏花宴的日子,梅香园外的马路一早就被王家的下人整饬一新,路上洒了水,这样马车经过时就不会扬起灰土。宽敞的大路上车水马龙,即便是可并排走两辆马车,这一路上看到的马车也只在缓缓地向前挪动,沿路都有小厮指挥引路,所以还是次序井然。
入园的门口,丫鬟小厮整齐列队恭候贵客的到来,客人一下马车立即就有小厮上来牵马引导,女客则是丫鬟上前来引至门口,再由负责接待的婆子管家分别引入园内登上软轿。
邬阑一早就来到了梅香园,这一路上的景象她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禁啧啧赞叹。只是她却不是到大门口,而是随着另一波队伍进到园内。
王谢两家果然是世家大族,连厨房都有专门的命名,这梅香园的大厨房则叫《炼珍堂》,而小厨房叫《行珍馆》。
这小厨房是专为薛婉而设,薛婉善厨,虽她自己生性淡泊,于饮食一道不喜肥甘滋腻。但王家大爷却是个口重的,她便去四处求了菜谱,反复钻研摸索,尝试,自创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菜肴。就好比东坡肘子,虽是一道普通的肘子,但其中也不乏体现了苏东坡与其妻王佛之间的美好感情。所以时下的士族文人无不艳羡王家大爷王恺忮,遂也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来精神意瘾他们对往昔生活最美好的回忆。
只是过去的终将过去,当所谓的学识美德和高贵教养在金钱的阴影里,逐渐散开淡去,留下来的只有尴尬,尴尬。这也是为何如今王家大摆赏花宴,而众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炼珍堂掌理是一老婢,在王家颇有地位,此老婢精于饮食,专管王家两位大主子的饮食烹饪。虽然时下厨娘地位低下,但有本事的厨娘,也只有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才配得拥有。而此老婢在王家还司职教授新来婢女,其严格不亚于现代招考公务员。百名婢女之中也只选的出几位而已,故这老婢也被尊称为膳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