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努力总会有成就(2/5)
结果,嘿,还真成了。
许多员工之所以不抱希望是因为余氏双胞胎兄弟失败太多次了,报废或不达标的自行车残次品已经堆到屋顶,始终到不了朱翊镠所描述的那样。
张静修还清楚地记得,余氏双胞胎兄弟第一次研制出来的自行车竟是木制的,结构简单,既没有转向装置,也没有联动装置,骑车时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说白了只是马车的一半,由四个轮子变成两个轮子而已……这压根儿满足不了朱氏集团通顺达员工的要求,与朱翊镠设计好的图样看上去也有很大距离,以致招来一些冷言冷语。
第二次研制做了很大改进,他们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这样的自行车依然无法满足通顺达快递员的要求,他们要的是速度与一定的承载能力。这次不仅招来冷言冷语,还遭到不少人的嘲笑,觉得那样的车子尚不如徒步呢。
第三次研制又有了改进,余氏双胞胎兄弟对朱翊镠那张图样的领会似乎更加深刻,于是加了一个脚踏板,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当骑车人踩动脚蹬时,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然而这与朱翊镠所描述的依然相差甚远,速度不快,车子笨重,人骑上去很容易从车子上掉下来,无法保证平衡。
再到第四次成品的研制,余氏双胞胎兄弟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更轻巧一些呢?他们采用铁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铁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后轮一般大,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确实这次的成品不那么笨重了,但速度依然还是跟不上,不协调,不稳定。
至此,虽然很不完美,但取笑的人逐渐少了,毕竟自行车真的能骑,虽然不好骑,速度也不快,但至少可以动起来,羡慕的人反而多了起来。
可仍有人不抱希望,因为与朱翊镠的描述还有很大距离。
余氏双胞胎兄弟继续改进。
朱翊镠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自己琢磨然后一步一步改,力争看懂朱翊镠图样中每一个细节,到底起什么作用。
比如车把是用来控制方向的,后座是用来载人载物的,脚踏板是为了推车前进的……几次成品都缺乏速度,那么速度到底取决于什么呢?
第四次研制出来的自行车成品,其实车把已经有了,前后座已经有了,脚踏板也已经有了,最缺的速度,其次是稳定,还有就是美感。
当然,这也只是余氏双胞胎兄弟看到的缺陷,若放在朱翊镠眼里,缺陷还有很多,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钢,而非铁。
不过确实,第四次成品已经非常接近朱翊镠设计好的图样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