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害群之马(3/5)
杨坚大笑。
这就是“润笔”的出处和来历,后来它便用来指代书画家卖字画所得到的报酬。
在漫长的历史中,收取润笔一直被视为文雅之事,屡见不鲜。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清代郑板桥。
他将字幅的大小与价格联系起来,并称“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豪不做作,坦坦荡荡,令人心生敬仰。
都说郑板桥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
在润格问题上,倒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大咖级别的人物,那便是唐寅唐伯虎。
其实真实的唐伯虎,就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他把自己的作品装订成一个大册子,封面上写着‘利市’二字,和做生意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现象即便是在民国时期也很常见,像那些知名的艺术家,张大千、齐白石等,都会收一笔不尽相同,明码标价的润笔费。
齐白石为人谦和,但自定的稿费标准却绝无商讨的余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