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三百六十九章 剪辫令(1/5)

目录

拿下了归德府后的赵军又能有一次大的扩张了。

因为赵家在归德的经营还是挺深的,至少在纺织厂中,是几乎人人都念着赵家的好。

当然了,也不可能所有念着赵家好的人就都会参加赵军的,但这好歹也能有千把人,再加上从归德府各地招揽的人丁——赵家的军饷是很丰厚的,一个月三块到五块银元。

并且规定随着服役立功次数的增加,月俸也会随之增加。

如果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兵,哪怕依旧只是最底层的士兵,一个月也能拿到十块银元。

这什么概念了?

六七两银子啊。

八旗的铁杆庄稼才几个钱?

而且士兵在军中服役期间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是军队供给,不像清兵(绿营),一个月一两银子+三斗谷物,薪俸微薄的可怜不说还要被上司军官拔掉一层皮。

什么“朋扣银”、“朋马银”等等,是变着法的克扣。

甚至绿营兵训练时用的药粉铅子都需要由从兵饷中支取,简直是扯淡。

试想这般七扣八扣的,最后到了士兵手中又还能剩多少?

所以清兵军纪差也是有主观因素的。

为了谋生,以至于不少绿营兵都不得不在本职工作之外再兼营一份副业,有的当小贩,有的当手艺工人,因此疏于训练,战斗力下降也是常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超级战神奶爸 明末东北联合王国 诸天降临之让我先无耻 国漫当自强 我在末世搞生产 种植女仙在古代 这个奥特曼没节操 万年是劫 我的汉服小掌柜 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