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凶兵

第153章 攻略野猪峡(3/5)

目录

杨鹤思来想去,修书一封送往京城,希望朝廷以圣旨的形式催促一下驻扎在米脂城的边军。

两天后,杨鹤的信便送到了崇祯皇帝手中。此时,崇祯手里除了杨鹤的信,还有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礼部郎中马懋才亲笔所写,崇祯一字一句的看着,神色严肃。

自陕北大旱,民乱四起之后,久居紫禁城的朱由检苦于不知道陕西的真实情况,一直下不定决心该如何对待这些闹事的乱党。这种情况下,礼部郎中马懋才主动请缨,前往陕西,替朱由检监察民情。马懋才历经四个月的时间,才写下这封信。

“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

一封信,详细的描述了陕西的情景,人相食,烧人骨。更可怕的是,因为死的人太多,气温回暖,疫病也随之弥漫开来。

这哪里是陕西,简直是一片炼狱啊。

崇祯的手不受控制的颤抖着,眼眶微红,不多时几滴泪水落在了信纸上。这一刻,他的心是如此的疼痛。

那些所谓的盗匪乱党,也是朕之子民,天降大灾,朝廷赈灾不力,是朕之过。

这封信,让崇祯皇帝的心变得更加坚定,他终于做出了选择。

一共两道旨意,一道送往韩城,一道送往米脂城。

圣旨中,崇祯不仅催促宣府三镇边军尽快打开局面,还着令陕西兵马对待乱当时,要以招抚为主。

得到圣旨后,曹文诏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招抚为主?拿什么招抚?陛下也是太想当然,招抚哪是这么简单的,难道咱们还要去感化吴延贵那帮子人?”

铁墨也是暗自摇头,不怪曹文诏发牢骚,实在是这事儿很不靠谱。怪崇祯么?似乎也不怪他,他只是太年轻了,考虑不周罢了。

仔细来说,崇祯真的很努力,他想当个好皇帝的,也有成为好皇帝的潜质。可惜,眼下这种局势,根本没时间让崇祯一点点成长起来。因为环境不允许,反而是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对招抚这事儿,铁墨等人不以为然,可是朝廷的旨意却不能不理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家系统与众不同 符师求生记 薄少的替嫁前妻 张氏迷局之莫珏 尽源生灭 和大小姐无法一起学习 上门狂婿 相思难书 两朝为后 带着直播去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