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画梅(3/5)
“大妙!”
“此诗此画,相得益彰啊,相得益彰!”
旁观之人不觉纷纷叫好。
柴伐北将诗句题上,又在下面加了落款,这才放下笔。
有人就遗憾地道:“柴弟无印章吗?”
柴伐北摇头:“尚未刻章。”
上辈子倒是有不少,只是这辈子,还没有那个闲心呢。
另有人就笑道:“吴兄给他起的这个称呼,甚是妥帖。”
柴伐北是同科之中最小的,然后便是柴文道,偏偏还是叔侄俩。除了他们俩,别的进士就是再年轻也得二十多岁了,要是搁在往年,也是个年少有为,偏偏遇到这俩少年才俊,风采立刻被他们夺了一半去。还有五十多岁的,当他们的爷爷辈都说得过去,这称呼上就实在犯难。
后来,就有一位姓吴的贡士,在拜见座师时给柴伐北定了个称呼:柴弟,顿时赢得所有同科的一致认可。对着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同科互相称呼一声王兄李兄什么的,是为了表示读书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对着这么嫩脸皮的少年,那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的了。
至于柴文道,最简单,直接称呼柴会元便是。
小黄门等那画干了,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找个托盘捧着去了保和殿。正贞帝正坐累了,在殿里头来回走动着看那些考生的卷子。已经交上来的早就被他看完了,有了柴文道叔侄俩珠玉在前,只觉得后面的卷子味同嚼蜡,干脆舍了不看,全都由考官们誊抄弥封去了。
见小黄门捧着卷纸进来,便知道柴伐北把画画好了,迫不及待地回了座位,打开之后顿时眼前一亮,幸亏还记得还有不少考生在考试,没有把那一声好叫出来。
“好好裱起来,嘱咐他们小心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