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劳心(4/5)
也不知道柴文道是怎么嘱咐的,现在那几个乞丐几乎天天跑来,不是拿松针换包子,就是给张槐根搭把手。一见到高媛,却躲得远远的,像是怕高媛嫌弃他们似的。
都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呢,高媛的同情心又开始泛滥,把家里柴文道叔侄俩穿不了的冬衣送给了他们。
这几个孩子从此之后就跑得更勤了,等把松针搜集够没事可做了,也在铺子外头的破车旁边坐着,也不乞讨。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又有热饭吃,看着人也精神了许多。
高媛曾经看到,槐花偷偷地给他们洗衣服。见高媛看了一眼水盆,还吓了一跳。
高媛装着不知道,只是嘱咐她别用冷水洗,炉子上一直拿铫子烧着热水呢。
槐花觉得,自家太太真是个大大的好人,比庙里的菩萨都好。从此就更加勤快了起来,厨艺增长得飞快。等到了春天的时候,几乎把所有高媛会做的饭菜都学会了。
其实高媛会的,也就是个家常菜,种类实在不够多。
和槐花有同样学习热情的是张槐根,不但学着整理货架柜台、称菜、码菜,就连厨房里的事情,也会在槐花不方便的时候去帮忙。
两个孩子合伙,居然让高媛越来越清闲。
洗衣服的事情被槐花包了,厨房的事情也被她做了七八成。九岁的孩子比灶台高不了多少,炒菜什么的自然不方便,人家直接搬了个小板凳放在脚下,上去下来的忙得不亦乐乎。只有在搬沉东西的时候需要人帮忙,也不找她,只管喊哥哥。
扫院子挑水的家务活儿是张槐根的,水井就在东宁街上,整条街的商铺都在那里取水。以前高媛自然是不去的,她常去甜水胡同嘛,直接在自家水井里打水,空间有的是地方,顺便就带回来了。如今为了方便他去挑水,高媛还特地给他准备了一副扁担和俩木桶。
正月里柴文道叔侄俩在家的时候,空闲了就教张槐根识字,把些常用的字都教会了,也不过就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别人家孩子启蒙的时候读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到了张槐根这里,就变成了韭菜菠菜白菜,竟也十分和谐。
等府学开了学,他们俩只在府学里用了两天午饭,然后居然就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了。
高媛觉得奇怪,明明去年他们是在府学里用午饭的,怎么今年府学不包午饭了吗?
柴伐北一边夹着酱兔肉一边道“府学里的午饭不好吃。”
柴文道则道“不光我们俩,还有不少同窗是在外头酒楼包午饭的。”
菜果香离府学不远,走路都用不了两刻钟。就算这样,高媛也觉得他们俩这么走路怪辛苦的,干脆就赶了马车接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