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强拆队】(2/5)
张璁问道“贞庵先生都不跟族人商量一下,就这样一口拒绝了吗?”
杨守随道“我宁波杨氏诗礼传家,只是躬耕苦读,不知商贾之事。况且海禁还大明祖制,怎可贸然违抗?张朋友,且回吧。”
张璁突然笑起来“若王总制选择在宁波开海,以信上给出的条件,想必贞庵先生会一口答应吧。”
杨守随没有说话,算是默认。
王渊给出的条件很简单,他将发放“海引”,相当于海商牌照。一份海引,许一艘商船出海,不拘船只大小,时限为五年。
而宁波杨氏,只要配合开海,能够免费获得三张“海引”。
如此好事,杨守随为何拒绝?
因为王渊选择在杭州开海,一旦开海成功,浙江海贸基地必然转到杭州,杨氏将彻底失去在宁波的供货商优势!
宁波几大家族,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以杨氏为首共同发展,近乎垄断了海贸供货权,若海贸基地转到杭州,宁波豪族们的利益将受到巨大打击。
而王渊舍弃宁波,开海杭州,也是有仔细考量的,并非故意给自己增加开海难度。
在北宋时期,杭州乃是整个中国的海贸中心,杭州港乃是整个东亚最大的海港。直至南宋定都杭州,为了首都的安全考虑,才把海洋贸易中心转到宁波。
杭州毗邻南直隶,又是京杭大运河的开端。
若是开海成功,货物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就算河北、山东的商品都能顺河而下,而且不用再跑去宁波重新设立钞关。
如此便利条件,为何要在宁波开海?
更何况,宁波有个市舶司,还有个提督市舶的太监。宁波市舶司又负责日本朝贡,上面有礼部这个公婆管着,官面上的阻碍远大于杭州。
眼见杨守随不识时务,张璁冷笑一声,拂袖而走,威胁道“三日之内,贞庵先生请给我答复,我就住在宁波最大的客栈里!”
为何只给三天期限?
因为王渊赶时间啊!
古代海运得借助洋流和季风,就拿中日贸易来说,每年只能一来一回。若到了八月底,季风改变,就没法再出海前往日本,而此时已经是六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