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录取考生全凭喜好】(3/5)
大概有三十多份答卷,王渊更注重言之有物。那些辞藻华丽,却没有自己思想的文章,直接被王渊扔到最后边,谁让他是主考官呢!
可惜,即便是老成持重、朴实无华的文章,也大多只是把朱熹的论调写出来,很难看到有什么新颖的发挥。就算创新很难,至少也该发散出去吧,不能仅限于题目所在章节啊,老子需要你来搞“中译中”做翻译?
王渊不愧是王阳明的学生,他给出的阅卷评语,跟自己的老师如出一辙——
“此文不甚出彩,胜在平实详尽,中。”
“此文老成朴实,于仁义理解透彻,中。”
“此文平平无奇,难得阐述清晰,中。”
王渊还发现了自己的学生,从“格物致知”那道题,便知道出自物理学派!
“就这些?”王渊失望道。
吴一鹏说“还有一些卷子,尚在批阅当中。”
又过了大半日,王渊拿到史道的卷子,批阅至那道枯窘题时,顿时拍案笑道“此当为今次乡试第一!”
史道虽然也以“无君无父”开题,却着重论述了“清廉”之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