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创造(4/5)
肖浅见状,这才发觉吓坏人家了。
“各位,这段鼓声只是一个借鉴,并不是确定下来了。事实上,这段鼓声也不符合旋律的要求。你们没发觉,鼓声有点太活泼了吗?电影里需要的鼓声,其实是要凝重一些的。”
他这么一解释,大家立刻反应过来了。
“诶,对啊,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诶。”
好吧,鄂省博物馆的人又有动力了。
弄大型乐团来进行配乐,创作是一件大麻烦的事情。其中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协调。
那么多人,你得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人家衣食无忧,心情放松,还要照顾各方的情绪。
来的都是各地的顶尖的音乐人才,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傲气。
虽然在配乐的时候要听从指挥,但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想着压住别人一头。
为了这个,肖浅和夏玮璋被牵扯了大部分的精力。
幸运的是,这帮人的才能也没得说。
整体旋律的创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的灵感在碰撞中不断迸发,每每有惊喜的收获。
观众们看电影,配乐几乎就是一小段,时不时地出现。有些会被人深深牢记,但也有些几乎忽略不计。
但在创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整首曲子来设想的。
历时一个半月的创作,算是《鸦片战争》当中时间最久的配乐了。
编钟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鼓声则基本上应用在高潮的部分。期间夹杂了二胡的控诉,让整首曲子充满了血泪。
这段二胡是陆炳拉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