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预设战场(4/5)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只要能赢,姜襄还是土皇帝,输了与投降,则其实没多大区别,都是寄人篱下,那为何不赌?
姜襄继续道“明军分五路而来,一路攻宣大,一路攻壶关,一路攻潼关,一路攻汉中和武关,还有一路已经杀入甘肃。这五路之中,以赵铭一路,人马最多,且已经兵临潼关。现在我们主力也在潼关,无力再抵挡其他诸路,若不决战,击败赵铭,那么大周必败。”
说完,姜襄看着吴三桂,吴三桂呼出一口气,从座位上站起来,“那就决战吧!”
潼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自崇祯末年来,这里大大小小,发生过多次决定性的大战。
一次是,孙传庭郏县大败后,退守关中,李自成数十万大军,逼近潼关,双方爆发最后的大战,结果孙传庭冲入万军之中战死,李自成入关,建立大顺朝。
再一次,则是李自成败入关中后,多铎引十余万清兵,逼近潼关,李自成率数十万大军,与多铎激战于潼关,结果李自成战败,多铎攻入西安。
在姜襄的坚持下,吴三桂决定在潼关,与赵铭一战。
而这时,赵铭率领二十万大军,滚滚西进,从洛阳至陕州的道路上,兵马塞途,两军主力只剩下数十里的距离。
潼关扼守险要,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崤山,关前之地由河滩、平原、缓坡组成,从北到南地势依次抬高。
吴三桂与姜襄一番争论后,由吴三桂领五万军驻守潼关正面,姜襄的晋军加上七万周军,驻守潼关南面的崤山。
如此一来,当明军进抵潼关之前,占据高处的周军主力,就能侧击明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