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3/5)
长乡侯与景琼文对望一眼,神色稍振,说道“仅凭这副地图,想要谋经略巴南之事,或有不足,还请韩师不吝赐教。”
韩谦点点头,现在各方面的时机是成熟了,但就算蜀主王建对长子王弘翼心生不满,要用次子王邕经略巴南,至少还需要王邕表现出有足够经略巴南的眼光及能力才行。
王建总不能直接跟长子王弘翼说,老子就是看你羽翼渐丰不满,才一定要用老二分权制衡?
蜀国此时想要平定川南,彻底化解酋首头目对僚人的控制性统治,可以用的策略很多,韩谦不会将最根本的传授给长乡侯及景琼文,只是重点谈及以夷制夷、析族推思二策,临了又说道“侯爷欲图巴南,分以盐利,或可与思州杨行逢谋之!”
思州位于辰水上游,横跨黔江、沅江流域,地域要比叙州、辰州更为广阔,此时名义上臣服于大楚,但州刺史杨行逢没有称王,实在是因为思州山水险僻、人烟稀少,称王还不如臣服于大楚做个土霸主更舒心。
思州是比较彻底的羁縻州,除了每年象征性的向金陵缴纳一些贡赋外,军政诸事皆决于杨氏,金陵不能干涉,可以视为独立于楚蜀之外的一家独立势力。
杨行逢控制黔江中上游的思州西部地区,蜀军想要经略巴南,与思州结盟,联手从南北夹攻占据黔阳中下游的婺僚人,无疑是最佳的手段。
当然,想要思州出兵,自然要给以足够的利益。
使川盐通过思州光明正大的流入黔中、南诏,杨氏得利甚多,而蜀国也能从中分得一部分盐利,可以说是双赢之事。
至于他韩家父子能不能从中得利,会不会有一部分川盐经思州流入叙州,韩谦心想长乡侯王邕应该不会深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