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八章 龙牙城(4/5)
事实上,韩谦选择在龙牙山立足,与辰州的土籍大姓挨得更近,而叙州境内的冯、洗、向、杨四姓所辖的番寨,主要分布在黔阳城以南的山山水水里。
这一天,奚荏、赵庭儿领着从雁荡矶带过来的三十户、两百多口奴婢,也住进龙牙城;他们还从五峰山带来不少牲口及鸡鸭,顿时间叫大片还是废墟的龙牙城热闹了许多。
奚荏幼年在旧奚寨度过的时光不多,但对附近的山山水水还留有印象,虽然寨子里的建筑绝大多数都烧为灰烬,但蒿草枯萎的寨墙,还留下她童年的回忆,一时间感慨万千。
“大人,大人,你说的法子能成!”
奚荏登上还没有精力去修缮,多少有些深一脚浅脚的寨墙,看到杜君益拿着一根铁条,跌跌撞撞从寨子后的炼铁场,手舞足蹈的跑过来,朝着同样站在寨墙上眺望四周山势的韩谦大喊大叫。
与石灰窑、砖窑、碎煤场不同,韩谦早先就命令季希尧将炼铁场直接建在龙牙城后,为便于水排及水力锻锤的使用以及充足的用水,之前两个月甚至不惜开挖一条两里长的窄渠,将山里一座天然山湖的流水,引到龙牙城背后的炼铁场附近。
在韩谦抵达叙州之后,直接派甲卒将炼铁场看守起来,所用的匠师、匠工及眷属也都集中居住到龙牙城内,不得随意进出,目前就是防治有人泄密。
奚荏这几天留在黔阳城,也不知道韩谦传授杜君益什么妙法,竟然叫大半年前还是诗书门第出身的儒士杜君益竟然一副老匠工的打扮,拿着一根铁条有如至宝般手舞足蹈。
杜君益懒得绕到东面走寨门进龙牙城,直接摸着寨墙外侧崎岖不平的凹坑,爬上有两丈高的墙头,将手里的那根铁条递给韩谦看。
韩谦稍稍用力,就将一指厚、半掌宽的铁条拗弯,看弯曲折没有铁渣剥落,确是上好的一截柔铁精钢,也很是高兴,吩咐道“此法你我记脑子里便成,暂时不要落到纸墨上。”
大规模铸钢炼铁,木炭的消耗极大,韩谦乃至郡王府的甲曹都在琢磨着用廉价得多的煤饼替代昂贵的木炭。
叙州这边看似森林覆盖密集,但伐薪为柴,也要比开采煤矿费力得多,更不要说三四斤柴木才能烧出一斤炭。
不过,用未经处理的煤石铸钢炼铁,所铸的铁器以及钢结构件,都易脆易折,相比当世用炒钢流程所产的粗钢,质量都要劣质一些。
倘若想进一步用来锻打百炼钢,一整根铁条就有可能都变成铁渣剥落,最后一无所得。
韩谦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金陵里也想到关键点,但怕泄密,一直熬到叙州才进行试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