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3/5)
韩谦想着将传统的三弓床子弩与筋索床子弩结合起来,利用三张拓木巨弓合成的弓臂,取代扭力筋索作为抛射用的蓄力机关。
不过,即便是三张拓木巨弓合造的床子弩,弓力也就有五六石左右,用来发射巨弩箭是足够了,但想到哪怕是将十斤重的石弹投掷到三百步外,至少需要八到十张拓木巨弓作为抛射蓄力机构才行。
这么一来,蝎子炮又显得笨重且造价高昂了。
韩谦想来想去,决意采用精钢制造弩臂。
当世即便有百炼钢,但成本其实更高昂。
百炼钢主要是对生铁块加热后进行反复锻打,逐步去杂脱炭,最终锻打成精钢,但整个过程繁复无比。
韩谦最开始时望文生义,或许觉得将生铁块烧得红热之后锻打一次,便能称之为“一炼”,但等他真正深度的去研究当世的匠术,才发现生铁块在炉膛中加热后需要反复锻打数日甚至十数日,才称得“一炼”,可见当世要将一块精钢炼到“百炼”级别,难度有多大。
三国时魏王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五把,耗时长达三年。
虽然三国到此时,又过去六七百年,冶铁炼钢技术在传统的“百炼钢”基础上有所发展,但想要铸成能用来蓄力的精钢弓臂,难度依旧比想象中巨大得多。
一把精良的直脊钢刀,在粗钢的基础上进行锻打十炼,便足够用了,售价便要数千钱,然而精钢弓臂,要大幅度变形而不折断,而且还要有足够弹性能蓄积三四千斤的巨力,这比锻打一把精锐钢刀的要求,要苛刻多了。
韩谦跟韩家匠师讨论相关方案,大家都直咂舌,直说真要锻造出合格的弓臂,他们花费两三年的时间,都未必能锻造出一把合格的精钢巨弓来。
不要说其中的花费了,这时间耗得起吗?
要是两三年过去,还不成功怎么办?
这钱粮不是白花了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