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路途中(一)(2/5)
蒙泽笑着摇头,“你啊,多看,多学。”
虽然都是始皇的儿子,但这些人之中,也分出了小团体与队伍,这一点,蒙泽不管,人毕竟是个社交型的生物。
心里盘算着到时候该怎么分配任务。
咸阳到陇西,远也不远,不过,他们这大部队走得慢,一天时间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陇西郡的治所在狄道,也就是后世的定西市,从咸阳出发,大概要走400多公里,当然,这是直线距离。在这个时代,大多是没有这么直线的道路的。
“泽弟,天色不早,不若寻个客舍?”
“也好。”听了扶苏的话,蒙泽点点头,“此地,我看此前有猎人下山,前方不远当有小镇。”
“嗯。”
于是一行人加快速度,想要在天黑前到镇上。
可惜,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到达所谓的镇子上,肉眼可见的,只是一片略显空旷的田地,偶尔有些绿色的小苗冒出。
“此处有田地,我看再远一些有人居住。”蒙泽开口,极目远望,好像是有土墙。秦朝的时候,百姓们居住的是封闭式的小区结构,叫做里,差不多等同于现在的村。外围有个围墙,叫垣,大概有七尺高,东垣呢,有门,称之为闾,也是整个小区唯一的进出通道。
从门口往内看,有一条闾巷,分割左右,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什”。
之所以说是独立,因为这小区的左半边儿和右半边儿居住的人是不同的。左半边的称之为“甲什”,居闾左,是免除了徭役的一些特权阶级。右半边儿称“乙什”,居闾右,住着的是大秦最为基层的黔首们。
也就是说左边住着富贵人家,右边儿住的是穷人。
同时,在秦时,每五户为一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