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天水姜伯约

第四章 马家少女(1/5)

目录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面临着前所未有严峻挑战。

同一年,后主刘禅继位,改元建兴。以诸葛亮为丞相,加封其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动荡的蜀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稳定。而吴、蜀双方迫于曹魏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胁,也不得不捐弃前嫌,再度联盟抗曹。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采纳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策略,七擒七纵南蛮王孟获,平定了蜀汉后方,为北伐曹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魏一方,曹操的继任者曹丕连年出兵伐吴,双方互有胜败,但总体上孙吴抵挡住了其南侵的势头。建兴四年(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亡,临终前命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新皇曹叡执政,曹魏政权内部进入了短期震荡阶段,一时无暇对外征伐。

时光荏苒,转眼已近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年末。

天水郡,坐落在大魏国土西陲,蜀魏边境之上。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边陲小郡,却注定成为这风云际会的三国末世最耀眼的地方。

天水郡得名于汉武帝年间。传说当时,上邽城附近连年大旱,民不聊生。一天夜里,上邽城周围百里之地突然乌云蔽月,仿佛末日降临。顷刻间,地动山摇,伴随着一阵巨响,一个万丈见方的地缝赫然出现在这片干涸的黄土地上。天空中电闪雷鸣,如银河般的水柱划破漫漫长夜,自上而下倾泻于此地缝中,形成一湖。

湖成,一切又重归宁静。后来此湖之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灌溉千里,造福一方。此事传至汉武帝之耳,颇感神奇的武帝便在上邽以北此湖旁新设一郡,名为“天水郡”,逐渐沿袭至今。

天水郡原本的治所在冀县。多年前,马超举兵讨曹,冀县作为当时的主战场之一,饱经战火摧残变得破败不堪,新上任的雍州刺史赵昂便将天水郡郡治由冀县迁至上邽。

上邽城北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农门小当家 闪开,我要开卦了! 人生不再见 人偶魔女 道门生 从召唤玩家开始 从余光中走来 农家医女:将军是妻奴 秦风王雨晴 秦朝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