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营销(8/8)(1/5)
市场在变化,观众越来越年轻化。
当然年轻导演更贴近年轻人,未来一定是这样的方向。
任何导演,不可能永远不过时——斯皮尔伯格都陷入低谷快十年…
阿谋看得很开。
他的追求就是《归来》不赔钱…
这个目标铁定能实现。
可能也有告诉张伟品‘我过得很好,你就别惦记着我了’的意思在里面…
……
吕潇然又拿奖了,触动最深的不是圈子里那帮年轻导演,而是冯晓刚…
其实,小钢炮真的很像投机者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成功了,他报丧汪朔的大腿,靠着编辑部的交情,拍了《甲方乙方》,后来两人决裂,背上了冯裤子的外号。
后来,阿谋拍了《十面埋伏》,小钢炮拍了《夜宴》…
再说《秋菊打官司》和《我不是潘金莲》题材是不是很像?
后来,阿谋跟严哥苓合作了两部《金陵十三钗》和《归来》,然后小钢炮跟上,找了严哥苓拍了《芳华》。
而且《1942》对外宣传的时候说了‘我们的片子用了两个奥斯卡影帝!’
《唐山大地震》之后,华宜对外各种吹‘中国的斯皮尔伯格’,他也确实把自己当回事,动不动以大导演自居…
问题来了,他这个大导演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荣誉,除了华表奖、百花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