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晚宴(1/5)
首止会盟都最后仅确定了两件事,一各国共同拥戴姬郑,匡靖王室,二勘定史书,为申生正名。
其中为申生正名之事并不在盟约规定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各国诸侯愿不愿意为申生正名,凭自愿,齐国不多做强求。
这大概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原本按照齐国君臣的打算,是准备把申生打造成一面展示齐国仁义的旗帜,现在只能草草收场,郑伯的离去已经让齐国君臣无心他顾。
自家的后院起火,当务之急是灭火。
凭借齐桓公和管仲等人的政治智慧,自然不难猜出,郑伯逃盟的背后有天子的影子,更有大国相助。
不然,郑伯绝对是没有这个胆子背叛齐国的,齐国的伯主地位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血与火的考验,一刀一剑,一戈一矛,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在齐国称霸之前,郑国也好,宋国、鲁国也罢,这些中原的老牌强国对齐国并不服气,于是齐国口含仁义,手持刀剑一步一步逼着他们不得不服气。
但这种服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中原的老牌强国对齐国实则是口服心不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