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1766熊式步枪(4/5)
新式步枪的枪机研发工作在杰克威廉姆斯和大卫艾迪安炼金士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被克服了,而且使用火帽进行击发的定装纸壳子弹也在让阿古斯特以及比尔盖茨的努力下完成了规模化生产的工艺。
其实新式步枪的研发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工艺。
新式步枪的三大关键,枪管、枪机和弹药是限制新式步枪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所在。
因为采用了柱体圆头的铅弹弹头,所以要保证弹头在被发射出去时的弹道稳定,弗格森步枪枪管中的六条膛线的设计就已经不行了,要想让弹头的弹道更稳定,让子弹的有效射程更远,就必须要增加枪管内膛线的数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威廉姆斯对拉线机床进行了改造,在如今的技术下,让枪管内的膛线增加到了极致的十四条。
而且在石熊的指点下,威廉姆斯开始使用膛线缠度公式来计算膛线的缠度。不过因为子弹的弹头并不是用相对硬度较硬的铜制作的,而是用较软的铅来制作的,所以即便是威廉姆斯找到了最佳的缠度,可因为铅弹在枪管内运动的时候因为与膛线的摩擦而产生磨损,所以子弹的有效射程并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最高出膛速度以及最远的有效射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