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君王掩面救不得(3/5)
我说这是朕的家事,不用你们管。
曹操作为事件的直接执行者不好表态,孔融越众而出对我说“陛下,您是万乘之主、一国之君,您的家事便是国事。”扣完了这顶大帽子后他接着又说“昔日汉元帝以昭君和亲匈奴,何其悔也,终也未曾收回成命。那时明妃尚在大汉并未出发,而此刻貂蝉已经出发数日,陛下若反悔,岂不失信于远邦?见疑于诸侯?朝廷信义何在?陛下天威何存?陛下,您乃金口玉言,断无收回之理呀。”
孔融的话余音未消,曹操也站出来说话了,他很郑重的跪下叩头,脸上尽是忠贞报国之色。“陛下,此乃老臣之错。貂蝉入宫之后,并无名分,是以老臣误以为她并不得圣宠。恰挹娄遣使求和亲,仓促之间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貂蝉品貌歌舞皆是上上之选……因此老臣就擅自做主将其收为义女前去和亲,若真能为我大汉立不世之奇功,也好告慰王允大人地下的英灵……没想到陛下竟对她如此眷恋。老臣失察,老臣之罪过也。但貂蝉即已出发,便断无召回之理,不然国体何在?国威何存呀?”
何须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平心而论孔融和曹操说的都有道理,汉元帝和昭君的事情我也是清楚的。我的语气已经没有方才那般自信了,有些犹豫的说“朕又不是不给钱,挹娄要得无非是和亲,又不是单要貂蝉一人,将其赎回之后择人再嫁就是了,多嫁几个也无所谓。据朕所知,北狄素有以银赎人的传统,只要朕大方一点,想也不会对国体国威造成太大的影响。”
“北狄有这个政策不假。”曹操起身说“但通常都是赎俘虏,陛下要是想赎他们的王妃,赎金多少暂且不论……陛下,这与宣战何异呀?”
我无话可说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胃口是很大的,当年匈奴单于就曾求吕后为妻……虽然最后被婉拒了,但由此可见他们的胆量和重口味。挹娄虽小,但结合后世的历史来看,这个民族的战斗力应该不弱,甚至很有可能远胜匈奴。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挑起战火让百姓流离生灵涂炭?我不愿意。但貂蝉又何辜?我又何辜?真后悔因为贪玩去了刘备那里几天,给了曹操这么好的机会……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