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继续商议(1/5)
44丈相当于140多米,根据史料的记载,当年郑和最大的宝船不单单是长度140多米,那船体最宽的地方达到了60米。
不过根据这样的长宽比,简直不是船了,而是一个浮在海面上的方形的宫殿,而这样的舰船不要说船速了,就对海航的适应性根本就是个笑话。
更何况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海上宫殿”那尾楼层数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逾越。不说这一艘船适不适合航行,就说这艘船如果作为郑和出航的旗舰,他郑和非得被治上一个大不敬之罪。
“这个我知道,当年那一首宝船不过是为了永乐大帝作为检阅舰队的御用船只罢了,不过那些能人异士的资料,确实能够造出巨大又实用的舰船,据我所知,那种巨舰不仅仅有近三十丈,更可怕的是,这种舰船可以装载的火炮数量,超过了150门以上。”
为了说服两人,庄凯不得不“剧透”,他对欧洲后期的那些一级风帆战列舰具体的数据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记得法国的那一艘瓦尔密号的笼统数据,所以这时候也稍微夸大了一点对两个人说出来。
当然数字也许夸大一点,但并非没有可能制造出来,因为庄凯计划的战舰火炮,可不是瓦尔密号那笨重的火炮所能相比的。
虽然计划的战舰火炮依然是前膛炮,但庄凯相信,只要使用蓝富泉收集的那些钢材,所制造出来的火炮,不管是体积是重量,肯定要比瓦尔密号上的火炮要小非常多,这样一来,船上增加一些炮位完有可能的。
“这……这……怎么可能?要说30丈长的巨舰或许有可能,可是一艘船上如何装下150门的火炮,难道这些都是虎蹲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