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消费金融信托(舵主加更)(4/5)
就是这2万人,管理着超过20万亿人民币的资产,每年为客户创造七八千亿回报。
不过从前年、去年开始,信托陆续暴雷,开始不吃香了,规模也从巅峰期的26万亿下降到了20万亿出头。
不过再逆的市,也有机构是赚到钱的,只是行业红利少了,更多的在比拼各家机构的功力。
丁思瑶笑着说道“其实这么着急发新的信托,还有一个原因,我想留住那些刚刚拿到兑付的客户。
我们规模太小了,才1500亿,行业平均规模都有3000亿,管理规模最大的中信和建信分别是165万亿和14万亿,是我们的十几倍。
我知道前十强基本上都是国资,没想和他们争,但我们至少也要排到中上游去吧!”
张益达笑道“你有一颗向上拼搏的心自然是好事,但也不能一昧去追求规模而忽略了自身的风险。”
丁思瑶点头表示明白,说“新的业务方向我打算结合益民财富及另外两家股东的行业优势,重点发力家族信托、证券投资和个人消费金融。
企业贷、政信、地方债、基建类少碰一点,风险太大,出事了也不好追讨。
拿之前中江信托放给西南一个一个小县城的基建贷款来说,一个小县城的财政局二级子公司,居然能从信托公司融走2个亿。
更可怕的是,这个小县城融了400个亿来搞基建,搞旅游,可什么历史底蕴都没有,交通也不便利。
很难说,这些信托、私募、资管公司的员工没有牵扯其中,没有足够的好处,是过不了风控这一关的。”
张益达点头,“你说得没错,还是做点我们擅长的吧!黔州那2个亿催不回来就算了吧,反正也不是我们的钱。”
锐向在黔州投资有不少,也和茅台也深厚的合作关系,张益达也不好去把关系搞恶劣,不利于团结。
“那我们的提成还挣不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