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分赃大会(4/5)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资金管理规模上,基本上已经碾压了98的同行。
据统计,不包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大概是12万家,管理基金差不多是27万支,资产管理规模是6万多亿元。
也就是说,平均一支基金规模不到3个亿,一家风投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为5个亿左右。
当然了,这个东西就跟平均工资一样,有时候感觉偏离得很离谱。
因为87以上的投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平均数据是被黑衫、高陵这些巨无霸给拉高的。
同理,中国很多人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块,被富裕人士直接把月平均工资拉到了六七千。
“第一期投资的四个项目,除了镁团和惠民出行,其他两个大头都算是圆满退出了。”
雷东鸣脸上挂着笑意,又总结道“镁团那边我们还有058股份,价值超过12亿美元;惠民出行还持有176股权,价值超过14亿美元。
合起来,一期基金投下的25亿美元,如今一共换回了178亿美元。
两年半时间,回报超过了7倍!”
“才7倍啊!也没多少嘛!”
张益达原本想着起码也要赚个一二十倍,才个位数的回报倍数,多少让他有些失望。
“张总,7倍也不少了!”
雷东鸣苦笑,这位爷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以为股权投资就个个都能赚钱啊?而且还几倍几倍的赚钱。
“也还行吧,”张益达笑道,“我们除了惠民出行,其他三个项目都参与得比较晚了,不是c轮就是d轮。”
“可不是嘛!四个项目,回报最高的就是惠民出行,当初投下的250万美元,变成了14亿美元,翻了56倍!”
雷东鸣又补了一句,“还是做早期投资赚钱啊!”
“错了,倍数看着高,其实也就赚了一亿多美元。”
张益达轻笑两声,“你再看看其他三个项目,头条赚了9亿刀,嘀嘀赚了四亿多刀,镁团……”
张益达这才想起镁团好像还没惠民出行赚得多,问道“镁团怎么回事啊?当时投资的可是5000万美元,两年多过去了,才变成12亿美元?”
“额,张总你忘了啊?镁团我们投资的时候就已经估值30亿美元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