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琴歌赠别(下)(1/5)
刘璟说“我现在还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师傅就把我与周乐王比较,是否太过深谋远虑?”
方遇哑然。面前这十岁的少年,还看不出他能否镇得住硕大的宋国版图,又何必引导他成为周乐王?东方毓啊东方毓,你的确太过多虑。方遇随即笑道“鄙人只是觉得小殿下极有天赋,不仅记忆力好,悟性极高,而且做事踏实认真,用功勤奋,虽然现在还弹不出完整的曲子,但他日无论钻研于何事,都会非比寻常。”
刘璟对这惯常听到的恭维之语不以为然,他继续问道“不知师傅所说,周乐王达到的‘望尽天涯’的境界,是什么?”
方遇说“望尽天涯这一个境界,也分为两层。要到达这个境界,首先要弹遍古今佳作,然后又要生出自己对琴艺的见解。等你自成一家,也能独自创作新的曲谱,便是所谓‘望尽天涯’。若说现存的所有曲谱是一块版图,那么增添新的曲谱,便是将天涯海角拉扯得更加远了一些。”
刘璟认真聆听,觉得师傅用版图来比喻曲库,很是奇特。
方遇道“至于这最高境界中的两层,一层是家喻户晓,另一层是经久不衰。你若能写出家喻户晓的曲子,传遍九州五国,便是‘当世的周乐王’。但你谱的曲子,若是能够流传百年,经久不衰,那你才可以跳出‘周乐王’的称谓,被后世封为专属于你自己的一个称呼。”
刘璟觉得,专属于他的称呼,大概只会是如父王的“宋怀王”和祖父的“宋武王”那样的谥号。十岁的他,自然不会预见,后世之人,终会给他一个“七弦琴圣”的名号。
从春到秋,刘璟在方遇的调教下,不仅学会了如何看懂周朝民间乐师所写的曲谱,更在七弦琴的技法和对乐曲的理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方遇离开玉都时,刘璟已会磕磕绊绊地弹奏那首陈国家喻户晓的《明月谣》。
十三年过去,不论寒暑,不论案牍政务如何繁忙,刘璟始终坚持遵循方遇的话,每日抚琴至少一个时辰。
尽管他再也没有听闻方遇的消息,尽管他从不确定天上是否有神明能够听到他的琴声,尽管恕儿依旧没有回到他的身边,每晚抚琴,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