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2/5)
“你知道什么,合围文登营、敲打陈雨只是附带的目的,通州那边才是关键……”杨嗣昌差点把议和两个字说出口,最后硬生生咽了回去,郁闷地摆摆手,“有些事情,你不明白。卢建斗在是否出战一事上一意孤行,比抗命合围文登营造成的后果要恶劣的多!”
陈新甲若有所思“阁老是不是想勒令卢建斗不得擅自出阵浪战,为辽东休战埋下伏笔,与鞑子虚以委蛇,从而赢得时间,腾出手收拾流寇?”
杨嗣昌的脸色好看了一些,欣慰地点点头“能够有这样的见识,说明圣上和本官没有看错人。”
“可是在鞑子入寇的节骨眼上寻求议和,似乎不是最好的时机,朝野上下也会反对吧?尤其是那些言官,绝不会放过这个攻讦阁老的机会。”陈新甲说,“下官以为,不如等到官兵取得几个像样的大捷,鞑子被迫退出关外之后,再徐徐图之,更为稳妥。”
“愚昧!”杨嗣昌一挥手,“流寇近段时间相继遭受重挫,正是一鼓作气奠定胜局的大好时机,岂能拖延?再说了,大明官兵这些年对阵鞑子,败多胜少,强如关宁铁骑也难求一胜,谁敢保证能在鞑子亲王多尔衮和岳托的夹击下取得大捷?如果不能获胜,擅自出战,激怒鞑子,议和又从何谈起?”
陈新甲不解地反问“包括关宁军在内,各路边镇这些年确实和鞑子交手败多胜少,可是文登营却有实打实的功绩啊?如果让文登营打头阵,其他勤王大军云集,与鞑子决一死战,未必不能战而胜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