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涂轮的过去(一)(1/5)
对于泰国,相信对于大多数没有去过或者了解过的人来说,对于这个国家的最大映像,就是那看起来美艳绝伦的变性人。
用源自于港台的叫法,就是“泰国人妖”。
但是本地人或者是去过的游客都知道,在泰国除了夜店以及一些旅游景点之外,就很难在大街上看到变性人了。
根据泰国政府的数据,虽然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变性人的具体人数,但是按照比例来算,在2012年的时候,全国六千四百万人口中只有大概六十四万人左右是变性人,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一。这仅仅是通过比例换算得出来的数据,或许真正的人数是少于还是多于这个数字,都还不一定。
当然,除了这一点,泰国还有着众多的佛教徒,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上下有着将近九成的国民是信仰佛教甚至于是和尚或者尼姑,所以大到城市小到村庄,都有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寺庙。泰国之所以被称作“佛国”,由此可见一斑。
而收留了巴颂的混天寺,则是位于泰国清迈的达拉镇,这座小镇里的居民数量当然不比城市里的居民数量,但大抵也有三四万人的规模,也算的上是一座中小型的城镇,平日里倒也颇为热闹。
巴颂独自一人行走在村子里的道路之上,路旁一些信奉四面佛的村民见到他,也都会驻足停留,双手合十对巴颂行一个佛礼,以示尊敬。若是之前,估计巴颂只会点头示意一下,甚至是低头不语只顾前行。
但是今天和以往不同,巴颂是要去见一个人,一个让他一想起就能心中欢喜的人,到底是哪一种欢喜,说实话,巴颂只觉得自己的嘴巴如同被下了哑药一样,所有的言辞都到了喉咙却就是说不出话来。所以,见到旁人与他行佛礼,巴颂也会停下脚步回礼示意。
也正因为这样,巴颂在路上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来到距离混天寺两公里外一家名为“truhrny”的人偶店前。
这家店的老板,大概是在两年前从捷克共和国来到这座小镇,与老板一起来到达拉镇的,还有一个当时才十三岁的女孩,恰巧与巴颂同龄。
当时,巴颂因为自己的容貌甚得住持的喜爱,所以在寺庙开办每年泰历三月十五日的万佛节(相当于中国民间的春节)的时候,住持都会带着巴颂来到这家人偶店,进行布置寺庙所需的佛像人偶采办。而巴颂,当时凭着自己的容貌以及沉默寡言的态度——又或者是凭着自己的光头形象与和尚的身份——引起了老板女儿的注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