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明的进攻(2/5)
“好,这次重点就是防备英国可能的进攻,同时夺取这两个国家。”朱海涛斩钉截铁地说道。
“嗯,陛下,请您放心,缅甸和泰国两个国家,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的!”李继发向朱海涛作出了保证。
因为大明地域面积的扩大,单纯依靠飞鸽传书这种方式来传递消息效率就太过于低下了,因此朱海涛将早就开始秘密研制的有线电报技术运用到了这次军情的传递之中。
人类第一次发明有线电报,是在美国人莫尔斯s.f.b.orse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在1835年获得了在实验室内架设有线电报机的成功。1937年,莫尔斯在纽约大学的会议室里,架设了518米长的导线,获得通报实验成功,电报机由此诞生。1844年3月24日举行了启用仪式,莫尔斯在国会议事厅里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1858年,横跨大西洋联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1866年第二条海底电缆铺成,从此海缆成为通信上的一种正规的通信工具。1875年,法国的巴特发明了多路电报,它能以一条导线传送8路电报。1915年美国的甘培尔和德国的瓦格纳发明了滤波器,从而可以能用一条导线传送几十路电报,并由此产生出能够同时发报的载波电报的设想。
但是在朱海涛这个年代,人们对于电和磁刚刚开始有些研究,对于他们的本质还没有研究清楚。而朱海涛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他将那些欧洲的专家们都网罗到了大明这里,并且利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启发他们,并且组织力量攻关相关课题,经过几年的研制,有线电报终于进入到了实用阶段。
朱海涛为了大明的工业建设,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为此,他设立了大明产业委员会,并且组建了皇室财团,专门为了大明的工业建设和各项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注入资金,并且对于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因此,大明的各项科学和产业的发展都很快,有了超前的政策设计之后,对于这些都有很强烈的推动作用。
通过铺设到云南边境、安南边境和马来半岛的有线电报线,命令很快就传了过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