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见面安排(2/5)
而且在后来认识到,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的相位,是一个新的局域变量。
并据此指出,物理系统在这种变换下的不变性,被称为U(1)对称性的话。
这项关于规范场论的研究,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也正是因为这一化被动为主动的研究成果,将规范场论的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U(1)对称性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局域对称性。
又因为空间任意两点的相位因子可以对换,因而也被称为阿贝尔对称性。
正是这种规范不变性,也就是电荷守恒,决定了全部电磁作用。
也成功的化被动为主动。
此外,也正是因为韦尔教授的研究,关于规范场论的研究,才有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
这个结论也是后来规范场论的最初起点。
那就是,所有规范相互作用,必须通过规范粒子来传递。
也正是这一出色的研究成果,被泡利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从而吸引到了杨老先生。
只不过,虽然自1929年以后,学术界同意以规范理论的观点,来看电磁现象,是很漂亮的数学观点。
但是,这一理论却并没有引出,任何新物理结果。
但是,这并不能怪韦尔教授的理论。
只因为他发表论文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正确地认识原子核的组成。
更不要说,有强相互作用的概念了。
也因此,韦尔教授的规范理论,没有得到新的应用的时机。
这也是陈舟为什么说可惜的原因。
至于陈舟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是很有必要的。
则是因为,韦尔教授留下的规范变换和局域对称性思想,被杨老先生很好的发展了。
杨老先生将规范不变性,推广到了强相互作用中的同位旋守恒。
同位旋守恒和电荷守恒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因为它们都反映了,系统内部的一种隐藏的对称性。
同位旋也是基本粒子的重要性质之一,是用来区分原子核里,如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的一个物理量。
最重要的是,实验证明了,原子核里的强相互作用,具有与电荷无关的特性。
就像质子与质子,中子与中子,以及质子与中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相同的。
这也就说明了,单就强相互作用而言,质子与中子之间,没有区别。
由于质子和中子如此相似,物理学家们便提出,将它们描述为一种粒子。
也就是把质子和中子,看成同一种粒子的两种不同状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