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2/5)
除非陈舟还带博士生。
那样的话,他们或许会考虑报陈舟的博士研究生。
之所以说是考虑,是因为,燕大只有一个陈舟。
但国外的高校,却有更多的陈舟。
小隔间里,沉浸于草稿纸上书写的陈舟,自然不知道隔间外的小讨论。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极小模型纲领的问题。
事实上,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领域,虽然诞生了两位菲奖得主了。
但整体的数学研究来看,极小模型纲领依然属于数学研究领域中的冷门。
如果再算上双有理几何这个代数几何的冷门分支的话。
那极小模型纲领,可以说是冷门中的冷门了。
这也是极小模型纲领在数学领域里的真实写照。
以陈舟自身为例。
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他除了能和徐晨阳这位双有理几何领域的研究者探讨一下以外。
大概只有那位什么都懂一点的陶哲轩,能够稍微聊聊了。
其他人,包括陈舟的导师,代数几何大师阿廷教授,对于这个玩意的研究,都很少。
究其原因,也在于极小模型纲领本身的复杂。
从极小模型纲领的概念,被提出以来。
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和极小模型纲领第二问题,就一直横亘在数学家的面前。
两个问题,就是两座大山。
至今没有数学家能够翻越过去。
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还不代表极小模型纲领的解决。
我们都知道,极小模型纲领是对一个给定的代数簇,对其进行推广的n操作或fli操作。
然后,在有限次操作后,能够得到一个几何上的极小模型。
这也就是极小模型纲领了。
数学家们对于一维、二维、三维的较小模型纲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不错的结果。
但是对于高维代数簇的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却是没有多大实质性进展的。
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如果想要对高维代数簇的极小模型纲领展开研究。
那么,极小模型纲领的两大问题,就是敲门砖,是必须要先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两大问题的解决,并不代表极小模型纲领的解决。
当然咯,虽然极小模型纲领比较冷门,难度系数还不低。
但其本身的学术价值,也是和难度成正比的。
这点从以前的那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就能看出来。
陈舟目前的研究进展,也处在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的解决上。
但是,就像陈舟先前的感觉一般。
他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太过顺利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