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从理论上回答如下问题(3/5)
许多理论研究已经表明,它们与多夸克态的混合也极小。
因此,它们是最为可能,在目前实验上分辨出来的胶球。
而现在,陈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没有时间一步步的验证,再调整。
他只有这一次的机会。
或者说,弗里德曼和SLAC,只有这一次的机会。
于是,陈舟开始对照着理论研究反馈到错题集上的内容,不断的深入研究下去。
陈舟所需要的是一套足够完善的,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研究理论。
从而为最后的实验计划,提供绝对充足的把握。
随着克罗斯整理出来第二批文献资料,第三批文献资料……
陈舟也开始了一次次深入的研究,也开始在一个个胶球态中,寻找那个最为可能的,能被寻找探测到的胶球。
“如果构造模型,借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尽可能的利用数学方法,将数学合理化,再在适当的插值电流下,在QCD求和规则的框架内,研究0、1和2奇数球的质谱……”
沿着一条新思路的陈舟,发现存在质量为4.57±0.13GeV的一个稳定的0奇数球,质量为6.06±0.13GeV的一个稳定的2奇数球,而没有稳定的1奇数球出现。
通过分析这些具有奇特量子数胶球,可能产生和衰变的模式,陈舟借助错题集,进一步开展纸面化的实验研究。
如果可能的话,这是可以在SLAC的实验中进行测量的。
当陈舟来到SLAC半个月之后,克罗斯率先完成了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
完成之后的克罗斯,看着自己的工作成果,他自己都有点难以置信。
这要是放在以往,他觉得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了这么多文献的整理的。
顿时,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克罗斯甚至都有种去向弗里德曼汇报工作的冲动了。
将自己整理完的资料打包,发给陈舟之后,克罗斯便起身,好好的活动了一下筋骨。
随即,他便来到了陈舟这边。
敲门之后没多久,陈舟便打开了房门。
见是克罗斯,陈舟便往书桌前走,便直接说道:“克罗斯教授,你发的文件,我已经收到了。”
克罗斯轻轻点头,应了一声:“好。”
然后,就这么自顾自的走进屋,看着陈舟再次坐在了书桌前。
说心里话,克罗斯是真的挺佩服陈舟的毅力的。
这种枯燥的研究生活,陈舟居然每天都在大时间段的重复,且从不知疲倦。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克罗斯也觉得陈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那也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
换言之,那是他应得的。
有天赋的人,再如此勤奋,他不获得成功,谁获得成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