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带来灵感的人(二合一5000+)(4/5)
但是现在的杨依依,确实还达不到那个程度。
但杨依依在听完陈舟的话后,还是说道:“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难题该怎么解决,但是如果是我的话……”
杨依依沉吟了一下,才又说道:“我应该会先从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入手,再去寻求伽罗瓦群的联系,算是由果索因吧……”
杨依依说的只是的想法,尽管她也知道自己给不了陈舟什么更有建树的意见。
但是说与不说,却是不同的。
可陈舟听完杨依依的话,明细愣了一下。
长久以来习惯了由因求果的陈舟,倒还真的没试过杨依依口中的由果索因法。
而且,杨依依的话,也给陈舟提供了更多的联想。
既然线性表示是果,那不仅仅是可以先求证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
还有伽罗瓦群和线性表示的关系,或者说是推导原则……
看着再次陷入思考的陈舟,杨依依这次并没有再出声打断他。
只是,她有些奇怪,难道自己这简单的想法,都能给陈舟带来灵感?
灵感这玩意,陈舟不知道有没有。
但往往局外人的一句话,会给局中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陈舟现在觉得自己就是这样。
杨依依的无心之言,或许能够给他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良久,在杨依依已经坐在书桌前时,陈舟缓缓动了。
他倒没有急着去草稿纸上大书特书。
而是看了一眼手中的草稿纸后,缓缓把它们放回了书桌。
然后,又挑挑拣拣的拿起了关于胶球实验课堂的草稿纸。
走到杨依依的书桌前,陈舟把草稿纸递给她,轻声说道:“依依,你先看看,有没有什么建议。”
杨依依伸手接过草稿纸,认真的看着。
虽然她不知道刚才的陈舟在想些什么,但是面对陈舟的话,她肯定不会拒绝。
陈舟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
代数几何领域的那个难题,验证起来,不算太麻烦。
即使他的想法,远比杨依依的建议要多。
那也不过只是两三天的事。
相比于代数几何领域的这一难题,陈舟觉得胶球实验课题上的难点,杨依依可能提出的建议,才是真正的更具有建设性。
毕竟,LIGO是如何观测到引力波的?
韦斯教授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就是引力波的探测方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物理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学科之间也是有着很大联系的。
陈舟便想要从“探测大师”的弟子手中,寻找到胶球的合适探测方式。
等到杨依依看完后,她也明白了陈舟的意图。
转头冲陈舟笑着说道:“LIGO可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和你们SLAC观测胶球的方式,可一点也不一样。”
陈舟倒不是不介意的说道:“那没关系,我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