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再找另一个(2/5)
实验验证阶段结束,陈舟的课题,和杨依依一样,进入了最后的数据处理阶段。
两人对于毕业课题的时间点把握,几乎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陈舟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杰波夫猜想身上的。
而杨依依则是醉心于自己的物理课题。
脱离实验室后的数据处理,陈舟也拿出了绝对的精力,以绝对的效率进行着。
最基本电子束流、电子与重金属靶相互作用的打靶束流、与打靶束流对应的电子电荷量,以及总电压等等。
这些实验数据,基本上与理论模拟计算的结果一致。
其后便是天鹅绒的分析与实验部分。
这是依据不同天鹅绒的形貌,先进行导电处理,再进行真空喷碳处理。
最后通过优化后的二极管,在电压为1MV、阴阳极间距为35上,进行的实验。
对比不同天鹅绒实验样品在二极管上的发射实验及结果来看,不同样品在同样的发射条件下,所得到的发射束流的差别较小。
再结合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不管是哪种天鹅绒样品,在粒子加速器实验中。
天鹅绒样品的表面,都会瞬间被完碳化。
而且发射情况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再加上二极管是被优化设计过的,其表面的场强最大差别仅为0.05%。
因而不同种类与结构的天鹅绒,所产生的束流强度与品质相近。
陈舟手中的笔,一刻未停。
对于外界时间的流逝,也仿若未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