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杨依依的实力(2/5)
通过改变脉冲次数,选取1、5、10、30、50次,分别进行脉冲。
其后,再改变工艺参数,重复实验。
当然,在这之前,是需要对实验材料,也就是30SiMn2MoVA钢棒材进行加工处理的。
试样的尺寸是20mm×5mm,表面还需依次经过240#、400#、600#、800#砂纸打磨抛光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并吹干。
对于实验结束后的材料,则需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耐蚀性能测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
虽然实验流程上简单不少,但是实验的耗时却是增加的。
看了一会控制台上的各项参数,陈舟便把目光移到了原始实验材料的扫描照片上。
原始样品经过打磨、抛光后,再用5硝酸酒精腐蚀之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原始显微组织和截面形貌。
其实这玩意的显微组织和截面形貌,一点也不好看。
主要是由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的,虽然还算平整,但陈舟却感觉一点也不具有美感。
不过,待会经过1次脉冲后的实验材料,估计连这还不如,会更难看。
这次的实验,会进行一整天的时间。
而且需要在各项测试之后,才能把实验数据给到陈舟,让他进行处理。
所以,在实验室待了一上午后,陈舟蹭了顿午饭,便回了学校。
回学校前,他看到了1次脉冲、5次脉冲和10次脉冲处理后的实验材料的表面照片。
算是符合实验预期,经高脉冲离子束表面处理后,实验材料表面出现了直径大约在几十微米的熔坑。
尤其是5次脉冲条件下的表面,完全是坑坑洼洼的,看不到一点平整的地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