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香炉(3/5)
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
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据说,真正的宣德炉,放在火上烧久了,色彩灿烂多变,如果长时间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与从前—样,伪造的宣德炉,即使用火培养数十年,一旦脱火,则形容枯槁。”叶秋爽说道。
她这话,也是史书上有考究的,也是古玩界所公认的一个道理。
“它真正让我一开始费解的,还是造型,正宗的宣德铜器,应该都是香炉才对,没有碗。但后面我发现,自己两次都想错了。这两件铜器,它们就是香炉,而不是碗。你们看认真点,就发现底部其实是有足的,但很不明显,加上磨损,让人给忽视了。”赵天明说道。
“这么小的香炉?”叶秋爽惊讶道。
“有什么奇怪?”老黄开口道。
赵天明跟他们解释“这应该是放在书房的香炉。”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柱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