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泽州(2/5)
隋唐五代宋:泽州。
元代时期:泽州司侯司。
明清时期:泽州府。
到了泽州,几个人安顿下来后,秦月找人听此处的名胜。别人告诉她,来到泽州青莲寺是必须要去的。所谓听人劝吃饱饭,既然必须去,那就走一趟。
青莲寺在城东南三十多里的陵石山中。
该寺下临丹河,背依高山而建,整个寺院雄峻秀奇,别具风格,所临山崖的肢内的一池清水经年不涸不溢。
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题记。寺院分为古青莲寺和新青莲寺两个部分。古青莲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赐名“青莲寺”。新青莲寺始建于隋唐,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福严禅院”。
自唐代以后,历代均有所增建,院内古柏虬柯,银杏参天,幽雅素静。
进到寺内,有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分布对称。
释迦殿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悬檐歇山顶,头栱肥硕,飞檐腾空。
殿内塑释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贤二弟子,东西配殿楼上各塑广法天尊、十六罗汉和地藏菩萨、十殿阎罗,个个栩栩如生,威严肃穆。
小梅在释迦佛本尊坐像前,双手合一默站了很久。秦月很好奇,不知她在许什么愿,但终究没好意思问
寺院东部一堵山崖壁立,崖上平坦如台,长宽各约丈余,相传是高僧慧远禅师注《涅槃经》的掷笔台。
谭五说,明朝王国光有诗云:“高僧云卧到莲宫,台上传经写色空。落笔山头乘鹤去,老松犹响雨苍风。”写的就是这里。
台南端建有款月亭,说中秋之夜,登亭东望,皓月从珏山峰间冉冉升起,故而名为“珏山吐月”,亭内壁上还嵌刻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赏月的题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