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从老宅出发(2/5)
和上次送少夫人回京一样,同样是能走大路不走小路。李如刚这一路上是官差,所不同的是这一路可以住驿站。
驿站,最初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早在周朝就设有烽火台及邮驿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到唐朝时,邮驿设遍全国,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共有1,639个驿站,人员共2万余人。中央由兵部驾部郎中管辖,节度使下设馆驿巡官4人,各县由县令兼理驿事。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范阳起兵,远在3,000里之外,6日后事件即传至京城,可见效率之高。
唐朝之后,驿站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元朝疆域辽阔,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更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
据《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
至少是元代以后,驿站又增加了一个功能,就是为过往的官员和官差食宿。
这历朝历代,驿站设置还是很讲究的,两个驿站相隔的距离差不多是一天的车程。所以,这一路的食宿还是很方便的。
能调回京城和家人团聚,自然是李如刚求知不得的事,但他在商州为官多年,和这块土地,和这里的山山水水,乃至和这里的人还是很有感情的。一路上,看着周围的景色,回想起自己在这里保靖安民的日日夜夜,不由得在心底升出一种惆怅之情。
秦月此刻正和李如刚并马同行,似乎感觉出了义父心境。想到从小到大,义父对自己的关爱,也想到这一次送走了义父,以后再见面不知何年何月,自己的心情又何尝好过。
两个人就这样默默的骑在马上,各自想着心事。这时,就听得李如玉在后边的车里喊秦月,秦月停下,等着马车上来。
“月儿,你还是上车陪陪我吧,一个人坐在车里太无聊,太没意思了。”
李如玉打开厢门,对秦月招手。 秦月看了一下四周,答应一声,把马的缰绳拴到了车辕上,钻进了车内。
车上由于安装了几个抗震的弹簧,比骑在马上要舒服得多。
看着李如玉已经有些显怀的身子,秦月关心地问:“小姨,您感觉怎么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