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个要强的男人(2/5)
于是秦朝有些疑惑道:“陛下,有名单吗?”
王玄闻言拍了拍脑袋,“是我糊涂了,只钢厂、水泥厂、蚊香厂、家具厂、五金厂的设备搬过去,再加上一整套的锻压设备、成型设备就成。”
这也不少了,秦朝心里算了下,起码五艘船。
二月二十,王玄召开政务会议,这是近一年来他首次主持召开这类会议。
他首先听取了政务院对于中洲三年吉祥的发展规划,其中基础建设仍是大头,西山的新镇建设占了吉祥对外投资的八成,余下的两成则是道桥建设。
房屋建造倒是接的不多,金桥银路铜房子,人都往前两项扎堆了,还有谁跑去建房子,技术工人哪都缺。
内部建设重点还在千叶和百草二镇上,如今镇长人选竞争激烈,张云也是头痛,一方是孙兴和赵小山的人,一方是自己的人,他又不能搞一言堂,加上王志在外,刘娜不掺和这些事,他只能孤军奋战,颇有力不从心之感。
治安(公安)局长的位子倒是没人挣,连象征性报名的人都没有,不过自荐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的人倒是一大堆。
除了二镇建设外,新宋镇要逐步对外开放了,交通部拟提升往来船运密度及运量,郭家已在准备中。
接着便是湖东和新北的建设。
这两处由于“南北大通道”的影响,近半南下与北上的物资途径此地,尤其是沿途千米范围相当的繁华与兴旺。若是陌生人到了此处,还以为是到了吉祥城呢。
与当初王玄规划时预期的期望相差不大,只靠沿途的仓储物流、服务等行业,就足以养活这百万人口,更别说湖东有食品加工厂这个年收入过百万金币的大厂,新北有规模庞大的桑蚕养殖场,只去年生丝就获利近百万金币。
前些日子王玄决定在这两地招兵时,心中其实是非常担忧的,百姓生活好了,吃苦便不再是所谓的美德,反倒成了没德。在这种思想潮流的冲击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舍小家为大家还真是个未知数。
如今报名者已达半数,王玄这才松了口气,否则他真怀疑究竟是富民好还是穷民好了。
“既然新北主打桑蚕养殖,所以政务院计划加大对与之配套的纺织厂的投入,丝绸毕竟比生丝值钱,到了制衣厂也算是半成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艾华说道。
这倒引起大家的共鸣,配套产业的兴起已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获得实际检验的,吉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到园区建厂?除了减税补贴的待遇外,就是配套离得近,既省心又省钱,进出货都极为方便。
一家优质企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兴盛,而产业链中各家工厂的兴盛,又催生与之相关的旁支链条发展,这样环环相扣,一环带一环,只要龙头企业劲力够足,那么带动的企业群就将非常庞大,这就是吉祥企业的明星效应,这就是哪怕有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政府宁愿每年给予大量补贴,也不让其倒闭的原因。
伤不起阿!
所以这条提议毫无意外的高票通过,关毫激动的有些情难自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