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辽民李汉三(1/5)
整个胶东半岛,人口都比较密集,所以村落很多,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村子都撞名了。
这些村庄大都是以村内主要人口的姓氏为名的,比如张家人多的就叫张家村,刘家人多的就叫刘家村,一些大姓的人口分布广泛,所以造成了很多重名现象。
不过百姓们仍旧有办法区分,比如蓬莱县西南部,姓徐的人非常多,同时存在着六七个徐家村,为了区分开来,这些徐家村都被加上了一个字,比如徐家沟村,上徐家村,东徐家村,小徐家村,南徐家村等等。
不过现在这些村子旁边,都多了一些茅草屋,居住着的也不是本地的百姓,无论是语言习惯,风俗文化,都与众不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南徐家村的东边,就有一百座茅草屋,尽管看起来有些寒酸,但里面住着的人脸上却卡不出悲伤,反而有一种溢于言表的喜悦,在初夏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动人。
这一百来户人家,就是被孔有德夏林果安置在此地的辽东难民,实行保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户为一保,因为大部分人都姓李,所以这个保被叫做李家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