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徐光启(4/5)
还有天文学方面,徐光启和李之藻,汤若望等人一起翻译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且‘地球’这个名字,就是由徐光启翻译过来。
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日食,司天监再次预报错误,朝廷决定由徐光启与传教士等共同译西法,随后不了了之,随后崇祯二年五月朔日食,被徐光启以西法推算最为精密,随后礼部奏请开设历局,编纂新的历法。
随后就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华耶稣会的传教士龙华民(意大利人)、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汤若望(日耳曼人)以及李之藻、李天经等人参与,编译或节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在此基础上编纂成为《崇祯历书》。
可惜的是,这部历书生不逢时,和大多数新事物出现一样,新旧历法总要争论一段时间,然后当崇祯皇帝下决心推行《崇祯历书》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个资金去做了,几个月后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
不过后来清朝采用的《时宪历》和《癸卯元历》,都是在《崇祯历书》基础上稍微删改,就换个名字推行使用的。
其他方面的成就也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现在徐光启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加文渊阁大学士,在朝堂之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