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更改方案(3/5)
王旭耸耸肩道“看心情吧,其实拆哪里,对我影响不大,无非是那大厦建起来是在马路左边还是右边的区别而已。”
拆迁流程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通常在拆迁前得先进行整体评估,这是个庞大的准备工程,每天会有人进出村落,带着测绘员丈量尺寸,隔三差五给人发放问卷,收集完数据后进行专家会审,同意后方可进入拆迁阶段。
有的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关注,往往在评估环节就会进行大肆渲染,甚至闹出过在人口普查时期把调查员当成拆迁办的。
评估完即使符合条件也不是立马拆迁,有的村子等了五年十年也没等来消息,了无音讯是常态,十个村子里最多能有一两个被拆的,近年来拆迁的安置成本愈发高涨,望着囊中羞涩的财政支出,管理者通常会选择另辟蹊径,宁可额外建新城也不愿对老城进行改造。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一来是成本因素,二来老城的改造规划是个系统性工程,刨去老旧房屋,道路水管电网亦需要重新规划,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新城布局无需考虑太多,建设过程中省时省力。
该村的项目虽说通过了专家评审,但离立项还差一步,多亏了王旭的拖延症,公章还没来得及盖,从行政角度上讲文件并不算生效,现在领导提出了疑问,甭管是不是真的有上述问题,手下人都能把资料拿回去好好掂量,自我审查个几天功夫。
王旭还提到个有意思的场面,“每次有拆迁大会,会场外总会有好多销售,卖手机的卖房子的,拉存款的教人理财的一个不少,都惦记着土包子兜里的钱,赶也赶不走。”
“这多正常啊,完成一单业绩一个月不用开张了。”
“一个季度指标都能完成,你永远想不到一群突然暴富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当天被人骗走一半拆迁款的都有。”王旭纠正道。
两人闲谈之余,瞥见那车主火急火燎的往街这边走来,手里的电话在左右手间来回倒腾,也不知道是听筒坏了,还是耳朵坏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