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召见(1/5)
    傅燮的一番话铿锵有力,体现了他的风骨与气节,更是道出段增的心声:凉州之地乃先辈们一手一脚打下来的,绝不能轻易让给那些被发左袵之虏;若是让那些羌人得了凉州,必然会成为华夏之大敌。
    后世北宋就因为朝廷面临的短期困难,而对西夏一味的姑息养奸,结果仅仅得到半个凉州的西夏便实力迅速扩充,最后成了北宋的大敌,可以说这与宋朝那些执掌大权的所谓“名臣”们的目光短浅是分不开关系的。
    所以段增对傅燮的话大为赞赏,一时激动起来,便忍不住出声叫好。
    上首御座上,天子刘宏对于傅燮的慷慨陈词同样极为欣赏和赞同。
    他这个人作为天子,的确是贪图享乐了点,而且重用宦官,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说他是昏君并不为过;但真要说起来,此人也是个极为聪慧之人,并非一味昏聩,他尤其欣赏那些铁骨铮铮的忠烈之臣。
    傅燮刚才的慷慨陈词,更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言夸赞,便听到下方有人在叫好,顿时朝发出声音的人群望去。
    “咦,这不是段增吗?不过与当年相比,似乎成熟了许多啊!”
    刘宏微微一笑,开口询问道:“段增,刚才是你在叫好吗?”
    段增连忙站出来道:“回禀陛下,刚才微臣听了傅议郎的慷慨陈词后,心中大为激赏,一时不察,冲撞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刘宏摆了摆手道:“无妨,你身为凉州人,前段时间又领兵与叛军交过手,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是,陛下!”段增原本是不打算发言的,毕竟他一个初入官场的小辈,还是藏拙来得好;不想却因为一时不慎,被皇帝给盯上了,此时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发言。
    不过该说的道理刚才大家都说了,而且一个个引经据典,口才十分了得,段增自认为在讲道理方面也难以超过这些大臣,所以他要发言,就必须另辟蹊径,否则不过是重复他人的话,容易让人轻视。
    他在心中斟酌了一下语言,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凉州决不能放弃,各种道理刚才诸位大人都已经讲明白了,臣在此只说一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