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晚春夜 孔明灯(3/5)
此时毕竟比后世要单纯得多,纵然这几年她参与的也都是勾心斗角的事情,然而一旦涤净心神。此时怀胎近十月,倒显得比后世二十岁左右女子的更要年轻和单纯许多。她此时的心思多已放在孩子与宁毅身上,心境上另一面的成熟,沉淀出来的也只是另一种特殊的引人气质,偶尔与宁毅眼神交汇间,都能感到她在笑着说话一般。
从杭州回来已经快半个月的时间,外界的诗词文会、风流气息与当初离开江宁时并没有多少的变化,时不时的便能听见身边的这类消息,增加了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的实感。昨天送来的那个帖子,至少对于江宁而言。或许还是蛮重要的一个聚会。假如说中秋诗会元夕诗会这种盛大的场合是整个上流社会的狂欢,这类的宴会大概就类似于后世门萨俱乐部一般的宴请,相对私密,但因参与者的不同,也颇有影响。
这类聚会大家拿来开心的就不止是诗词了,于经义、论、策的要求更高,平日里当然并不含什么考校的意味,一帮穷经皓首的儒生互相交流经验。但若是有宁毅这类暂露头角比较快的,若被邀请。往往就会有一轮考校,一旦能过,证明有跟他们谈论经史子集的能力,无疑便是对这人学问上的一大肯定。
对于宁毅来说,这类东西当然是避之则吉。这倒不是抄袭与否或有没有借鉴模板的问题,如果说儒学对人生真能有多少的指导作用,宁毅本身的人生经验也已经超出了那个范畴,只是大家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不至于看不起这些人,也没必要怀着敬仰的心情跟这些人请益和证明什么了。
如果从后往前看,文会诗会似乎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人们好像就这样过着他们的生活,实际上这些也不过是旁枝末节而已。外面不管谁又出了名,青楼中哪位美人又与哪位才子好上了,更多人的日子还是按照自己的步调在过。这几日为了开导周君武,说了些飞机、热气球之类的事情,回到家中与妻妾丫鬟们说起,大家觉得有趣,今天便弄了个制作孔明灯的大赛,各自做上一只,晚上在院子里放飞,比试一下谁做的更好更有趣。
“孔明灯这个东西呢,虽然看起来小,做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也是很有学问的,一般来说,火的温度其实比较固定了,孔明灯的重量只要高于……呃,我记得是二十三点五六克,也就是半两左右,就怎么都飞不起来了,所以呢……杏儿你的框做得太大了,不重做就飞不起来了,哈哈……”
小院之中气氛融洽,这段时间,宁毅的心情也还算放松,一面小心糊着自己的灯罩,一面煞有介事地指点着众人的不足。实际上这类动手能力他也不是很好,但反正是大伙坐在一块的消遣,事情都可以慢慢来。苏檀儿倒是问道“若是半两以上就飞不起来,你教给周家小王爷的办法不是没用了么?”
“要更高的温度,更好的材料,气球中充的东西也可以变,可以用的办法还是很多的……”
聊一会儿气球。大家又说一会儿最近的文会,宁毅给自己的孔明灯灯罩上加上苏檀儿等人的卡通头像。又加点花花草草什么的,弄得颇为精美。原本还想加首诗,但写了两句,纸破了,这一面就只好拆掉重做。由于“自家姑爷什么都懂”,婵儿娟儿杏儿不时过来问他自己的灯做得怎么样,他也笑着评点一番。
到得这天晚上放飞时。其余几人的孔明灯都在院子里慢慢飞了起来,就连妻子那个裱糊得并不好的孔明灯都摇摇晃晃的飞上天空,只有宁毅那只搁在小架子上没有反应。小婵扶着苏檀儿站在一边,娟儿杏儿站在另一边。都表情诡异地没有说话,明显在忍笑。
宁毅站在那里眨了好一会儿的眼睛,手指揉了揉额头“谁敢笑出来扣光这个月的银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