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三尺动天下 114.谁人擅烹茶(1/5)
真岳门外。
一手持青龙禅杖的古稀老僧逆着人潮缓缓下山,麻布僧鞋起伏不急不缓,几个反复便被淹没在人潮之中。
真武治世下。
一身着深蓝色道衣的年轻道士望着那老僧离去身影隔着人海略微施礼,遥送那只相处短短数日,却颇有几分忘年欢谈的喜茶老僧。
这修道之人求的是世间万物,茶理自然是其中必修之事,师傅和掌教师兄都是茶道中上了品的人物,可便是这武当满山茶道峻拔加一起,怕是都不如那古稀老僧对于那烹茶的见解。
这烹茶看似简单,似反掌观纹,但若想研透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功夫可是拿捏不透,就拿这太和头春来说。
太和茶,产自武当,终年被云雾缭绕清风和煦,茶丝极为细嫩。
采摘时便要极为注意,炒茶时更是精之再精才可不伤及茶意本身,火急则燥火缓则不熟,冷锅不行热锅也不行,需在火候适中之时以内劲炒制,才可尽得茶丝本源之气。
炒茶不易,烹茶算是更为不易,青龙僧人对太和头春如此青睐原因也大概是如此,武当道人炒制的茶丝以武当内劲炒制,柔而纳刚,茶丝中的精华被尽数保存。
虽说茶丝离了茶树成了有些枯槁的死物,可在武当内劲的加持下其中天地并未有损伤,经过沸水一滚,茶丝由枯到融,似死而复生一般,味道极尽鲜活。
由枯到融,也正是佛家所修之禅。
太和头春,炒茶已是尚品,这小卷饼的烹茶更堪称一绝,无论是时间还是器具,小道士所选均是最为合适之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